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与发展,越来越多的个人创客、教育机构和制造企业开始将3D打印零件应用于原型制作、小批量生产以及功能性部件的制造。不同打印材料在性能、表面特性和粘接需求上存在显著差异,因此选择合适的粘接剂对保证粘接强度、外观质量和长久耐用性至关重要。本文将以两种常见的热塑性3D打印材料——PLA(聚乳酸)和ABS(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)为例,系统分析它们的粘接特点、常用粘接剂种类与适配性、表面处理与操作要点,并在文末结合实用性与使用体验,建议一种低白化、快干的常用胶水型号:860低白化快干胶。
一、PLA与ABS的材料特性与粘接挑战
1. PLA(聚乳酸)
PLA是由可再生资源(如玉米淀粉)制成的生物降解热塑性聚酯,因易打印、低翘曲、表面光洁且气味较小而广受爱好者欢迎。其玻璃化温度较低(约60–65°C),脆性较大,抗冲击性和耐热性相对有限。PLA的化学惰性较强,但表面亲水性略优于某些非极性塑料,因此粘接时对胶水的选择和表面预处理有一定要求。
粘接挑战:
- 表面能较低导致某些胶水难以润湿;
- 脆性使得受力集中处易裂开;
- 热敏感性要求粘接过程不宜长时间高温。
2. ABS(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)
ABS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、韧性和较高的耐热性(高于PLA),因此常用于功能性部件打印。ABS表面较为非极性,易被溶剂类胶水如丙酮溶解或发生表面熔融,从而通过化学粘接实现高强度连接(溶剂焊接)。
粘接挑战:
- 表面光滑、非极性对某些水性和极性胶水的粘接效果差;
- 某些溶剂会使ABS表面熔融变形,需控制操作以避免外观破坏;
- 长期老化或紫外线暴露会影响表面和粘接性能。
二、常用粘接剂种类及其对PLA/ABS的适配性
1.快干型瞬间胶(氰基丙烯酸酯,俗称超级胶、瞬干胶)
特点:固化速度快(秒至分钟级),适用于小面积接合,使用方便,粘接强度较高。
对PLA:瞬干胶通常对PLA有良好粘接效果,尤其对小尺寸零件或需要快速定位的场合。由于PLA较脆,瞬干胶固化后若无弹性,受冲击时容易沿胶线断裂;因此在承受冲击或弯曲应力的场合应谨慎使用或配合结构加固。
对ABS:瞬干胶也可用于ABS的粘接,但由于ABS表面较非极性,瞬干胶的浸润性与持久性可能受限。表面适当打磨和清洁可改善粘接效果。
优点:快、方便、固化时间短;缺点:脆性较大,受湿度与微量水分影响大(水分会促进氰基丙烯酸酯聚合);储存寿命有限;部分瞬干胶固化时可能出现“白化”现象(表面呈雾状晶体化),影响外观。
2.环氧树脂胶(双组份环氧胶)
特点:由树脂与固化剂按比例混合固化,固化后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较好的耐化学性,可形成较厚的胶层以弥补间隙,适用于结构粘接。
对PLA:环氧树脂对PLA通常能形成较可靠的连接,尤其在需要承载或填缝的情况下。由于环氧胶本身具有一定韧性,可以减少由于PLA脆性导致的断裂风险。固化时间可通过调配不同固化剂调整。
对ABS:环氧树脂也能与ABS良好粘接,常用于结构件或需要填充配合的场合。与ABS的粘接强度通常优于瞬干胶在高负载情形下的表现。
优点:强度高、耐久;缺点:固化时间较长(可从数分钟到数小时甚至固化至完全固化需数天),需混合配比准确,操作相对繁琐;固化时可能收缩,且表面外观需后处理。
3.聚氨酯胶和改性硅酮胶(结构胶)
特点:通常具有一定弹性,能在粘接面承受振动与冲击;耐候性较好。
对PLA:聚氨酯胶常能与PLA形成可靠粘接,特别在需要应对热膨胀或冲击场合时较有优势。
对ABS:这类胶也适用于ABS,尤其适合需要密封和防震的场合。
优点:弹性好、耐候;缺点:固化慢、有时需底涂;表面粘接前需清洁与打磨。
5. 热熔胶(热熔胶棒)
特点:通过加热熔化后涂于粘接面,冷却后形成粘接。操作简单,适用于快速定位和临时固定。
对PLA/ABS:热熔胶能粘接多种塑料,但粘接强度与耐温性能受限,长期耐久性较差,尤其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失效。对于外观要求高或长期受力部位不推荐使用。
优点:操作简便、快速;缺点:耐热差、老化快、强度一般。
三、表面处理与粘接工艺要点
无论选用何种胶水,良好的表面处理和正确的操作工艺都会显著提高粘接效果。
1. 清洁
- 使用异丙醇(IPA)或丙酮(针对ABS)等溶剂清除表面油污、指纹和脱模剂。对于PLA建议优先使用异丙醇以避免溶解或损伤表面。
- 清洁时保持通风并注意防火安全。
2. 打磨
- 轻微打磨(如400–800号砂纸)可以去除光滑的喷丝头纹理与氧化层,增加表面粗糙度,有利于胶水润湿与机械咬合。
- 打磨后再次清洁以去除粉尘。
3. 粗糙化与化学处理
- 对于粘接难度较高的材料,使用等离子处理或热处理可以提高表面能,增强粘接剂的润湿性(常见于工业应用)。
- ABS可以使用适量丙酮进行表面软化(溶剂焊)以获得更高强度,但需谨慎操作。
4. 夹具与固化条件
- 使用夹具或定位工具保持接合面稳定,直至胶水达到足够的初固强度。
- 注意固化温度与湿度对胶水固化速度与最终性能的影响,按胶水说明书操作。
5. 胶量与施胶方式
- 避免施胶过多导致挤出或溢胶;同时避免施胶过少造成粘接面不足。
- 对于瞬干胶可考虑使用薄层涂抹并采用针筒或细嘴控制用量;对结构胶则按需要填充间隙。
四、关于“白化”现象与如何避免
白化(frosting或blooming)通常出现在瞬干胶和某些粘接剂的表面或周围,是由于胶水挥发性成分结晶、溶剂挥发或水汽参与引起的表面雾化。白化不仅影响外观,有时也反映出粘接环境湿度过高或胶水配方不适合精细外观场合。
避免白化的措施:
- 选用低白化配方的瞬干胶或专门标注“不白化/低白化”的产品;
- 在低湿度环境下操作(避免高湿度或直接接触水蒸气);
- 在粘接后尽可能快速固定与清洁多余的溢胶;
- 对于对外观要求极高的零件,可在粘接后用环氧填缝并打磨喷涂以覆盖白化区域。
五、实用推荐:860低白化快干胶(结论性建议)
综合粘接效果、操作简便性与外观需求,对于日常3D打印零件的快速粘接与修补,尤其是PLA和ABS的常规小件拼接和修复,推荐采用“860低白化快干胶”。该类胶水通常具备以下优点:
- 低白化配方:在黏接面及四周更不易出现雾化白色残留,外观保持较好;
- 快干特性:能在很短时间内(数秒到数十秒)达到初固,便于快速组装与修整;
- 适用性广:对PLA和ABS等多种热塑性塑料有良好润湿性与粘接强度,尤其在配合合理的表面处理(清洁、打磨)时表现稳定;
- 使用方便:适合个人工作室、教育与轻工业用户,减少等待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。
操作建议:
- 在粘接前使用异丙醇擦拭接合面并轻微打磨以提高粘接效果;
- 施胶要适量,避免挤压溢出;接合后用夹具固定至初固状态;
- 若追求更高结构强度或用于承载部位,可在初步定位后辅助使用环氧树脂进行加固;
- 存放时保持瓶口干净并密封,避免高湿环境导致瓶内胶水提前固化。
选择合适的粘接剂应基于材料种类(PLA或ABS)、部件功能(承载、密封、外观要求)、加工条件(是否可接受溶剂处理)以及使用环境(室内/户外、温度、湿度)等多个因素综合判断。瞬干胶(特别是低白化快干配方如860型)以其操作便捷、固化迅速和对PLA/ABS均具通用性,适合作为常用修补与粘接之选;而对于承载件或需高强度密封的场合,双组份环氧树脂或溶剂焊接(ABS)仍是更可靠的方案。正确的表面处理与安全操作同样不可忽视,它们直接决定最后粘接质量与使用寿命。若有具体的应用场景(如尺寸、受力方式、是否户外使用等),我们可以基于这些细节给出更有针对性的粘接方案与产品型号建议。
电话:0755-82322609
手机:0755-82322609
邮箱:e-commerce4@glue.com.hk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钟一村钟韵路72号